中國政治學會2017年會暨學術研討會錄取文章公告
2017年會暨「危機中的自由主義國際秩序:對思想脈動、政權輪替、區域整合、公共治理及族群政治的影響」學術研討會錄取文章公告 |
||
編號 | 論文題目 | 作者 |
1. |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authoritarian regime parties: The fiscal contribution of the CCP’s rank and file | Daniel Koss |
2. | 作為規範性強權的歐盟和中國:「法律一體性」v.「關係」的比較分析 | Emilian Kavalski |
3. | 中國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地緣安全分析 | Scott N. Romaniuk
劉泰廷 |
4. | 美印戰略夥伴關係發展:聯盟理論的觀點 | 方天賜 |
5. | 美中近期在南海之競逐及未來發展─以博奕論角度分析 | 王似華 |
6. | 日本地方自治體間機關共同設置之研究:以大阪府池田市、箕面市、豐能町、能勢町共同處理中心的跨域營運為例 | 王皓平 |
7. | 民主治理的困境—伊拉克民主重建成效的民眾觀點 | 王順文 |
8. | 赴陸交流臺生中國認同變遷:社會接觸、社會認同與理性選擇之影響 | 王嘉州 |
9. | 農業補貼的政治經濟學意涵 | 王綺年 |
10. | The Dark Art of Non-legitimation: Legitimacy Management and the UFWD under Xi Jinping | 王韻 |
11. | Securitizing Hong Kong: What does it mean when Beijing says “democracy” | 丘偉國 |
12. | 中國對非洲資源豐富國家的援助 | 平思寧 |
13. | 詹森時期我國對美學術外交(1966-1969) | 朱佑恩 |
14. | 三一八學運的蝴蝶效應:一個雙層賽局的觀點 | 江軍 |
15. | 當代帝國體系存亡之道:金融及諜報核心- 以批判性全球政治經濟學反思美國作為帝國統轄全球之研究 | 吳胤瓛 |
16. | 土地改革與地主政治意向之變遷:以台中陳紹宗家族為例 | 吳若予 |
17. |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水下文化遺產保護公約內國法化對國家立法與行政體制之挑戰 | 吳培福 |
18. | 當代次國家跨境連結實踐的可能重塑 | 吳得源 |
19. | Air Pollution and Regime Support in China: Evidence from the Wave 4 Asian Barometer Survey | 吳親恩
鄧志松 周嘉辰 |
20. | 宗教、孤軍、羅興亞-探討泰緬憲法中人權之適用 | 呂嘉穎 |
21. | 民意與國家利益對德國(2015-2016)難民政策決策過程之影響 | 巫彰玫 |
22. | 美國川普新政府外交思維與亞太政策初探 | 李大中 |
23. | Whose Community? Chinese-Style Multilateralism in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 李佩珊 |
24. | 「新干涉主義」實踐的挑戰~從國際干涉國家違權事件觀察~ | 李佳珊 |
25. | 英國公投脫歐對全球創制複決投票系統之衝擊及影響 | 李昌麟 |
26. | 印度與日本戰略合作對亞太區域的省思 | 李思嫺 |
27. | 重返「和平」-我國衝突與和平研究的趨勢與未來 | 杜長青 |
28. | 政治人物臉書經營初探 | 沈有忠 |
29. | 理性與感性——論臺灣天然獨世代的民族認同與國家認同 | 沈暐婕 |
30. | (De)Constructing Zheng He’s Legacy: Confirming ‘Western’ or ‘Chinese’ Fears and Fantasies? | 谷巖杉 |
31. | 政治系統式組織之意象探討-以「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為例說明 | 周德富 |
32. | 比較文明研究與國際關係歷史社會學的結合:探索一種韋伯式的研究途徑 | 林炫向 |
33. | 公民社團與民主:以參與式預算的運作為例 | 林祐聖 |
34. | 派系重要嗎?探究中國一般性移轉支付的分配原則 | 林偉修 |
35. | 軍改後的解放軍在外交決策上的角色 | 林穎佑 |
36. | 政治分歧與政治極化:以「同性婚姻合法化」議題為分析焦點 | 林聰吉
蕭怡靖 |
37. | 中國式影子銀行的政治經濟分析 | 邱冠倫 |
38. | 開放資料時代下 我國國會監督機制之探究 | 金娜 |
39. | 中國一帶一路政策以及日本因應策略之分析 | 洪銘德 |
40. | 「一帶一路」與中共對外政策─從新現實主義分析 | 胡聲平 |
41. | 中共強軍夢之虛與實-以2016年軍區改制為例 | 韋志宏 |
42. | 台灣經社不平等議題的社會建構:以馬英九總統執政時期為例 | 倪世傑 |
43. | Problems of the Thucydides’ Trap Thesis | 唐欣偉 |
44. | 影響馬來西亞/巫統對中國政策的因素:多元啟發論觀點 | 孫天美 |
45. | 邁向歐亞經濟聯盟整合之路:經濟挑戰和地緣戰略面向 | 孫國祥 |
46. | 中國「絲綢之路經濟帶」戰略對中亞五國的影響—地緣政治觀點 | 秦偉騰
盧信吉 |
47. | 中西實用主義之異同及實用主義學術之進路 | 馬寅秋 |
48. | 社群媒體上的工會政治: 以台灣鐵路勞工為對象 | 康世昊 |
49. | 中國倡議「一帶一路」之分析 | 張子揚 |
50. | 福島核災後台灣民眾核電態度—核能知識、信任、風險與利益認知之關聯性解析 | 張四明
李旭淳 |
51. | 政黨體系與新興半總統制國家的共治運作 | 張峻豪 |
52. | 網路恐怖主義的發展趨勢與因應對策:以網路社交媒體為例 | 張凱銘 |
53. | 台灣與新加坡老人福利政策之比較:歷史制度主義的觀點 | 張華南
李玫憲 |
54. | The China Debate and the Logic of U.S. Policy Choice | 張廖年仲 |
55. | 中共在香港統戰工作的理論與實踐:以1997年香港回歸前為例 | 張廖年仲
賴名倫 |
56. | 民粹主義之外:由脫歐公投結果回溯英國政治菁英自90年代以降的歐洲懷疑主義 | 梁曉菁 |
57. | 從反恐安全研究面向探討國軍關鍵基礎設施防護制度 | 許哲銘 |
58. | 德國政治難民政策─應然與實然之人權議題研析 | 郭佩儒 |
59. | 「歐亞經濟聯盟」在歐亞合作中的角色—兼論與「絲綢之路經濟帶」之競合 | 郭武平 |
60. | 中國治理下的政策擴散-以LED節能照明工程為例 | 郭毓倫 |
61. | 川習首會對美中台關係的影響 | 陳一新 |
62. | 自由秩序的內與外:解讀J. S. Mill自由帝國主義的內在脈絡 | 陳立 |
63. | Human Rights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pplying Text Analytics on the Chinese Human Rights Studies | 陳至潔
許家豪 |
64. | 從GATT到TPP:全球貿易的發展與挑戰 | 陳希宜 |
65. | 國際社會的權力平衡失靈:戰國時代合縱連橫實踐對權力平衡理論的挑戰與啟發 | 陳欣之 |
66. | 美國川普政府之東亞政策的變與不變:川普總統就任之前與之後的比較 | 陳亮智 |
67. | 網路空間權力爭奪,中美網路戰略比較研究 | 陳奕璇 |
68. | 被開啟的潘朵拉之盒:邊沁論權利的兩種樣貌 | 陳建綱 |
69. | Economic Inequality and Psychological Benefits of Chinese Youth Nationalism | 陳若蘭 |
70. | 分歧中的合作:日韓軍事情報合作的國內因素 | 陳偉華
龔祥生 |
71. | 日中交惡的認識論切片:近期日本中國評論家「嫌中本」的分析 | 傅心姵
張登及 |
72. | 中共對台青年交流之政策創新及其效果 | 曾于蓁 |
73. | 全球氣候治理中的中國崛起:過程與展望 | 曾倚萃 |
74. | 中國與領土主權爭議:衝突升級的解釋 | 游智偉 |
75. | 東亞民眾的民主課責赤字及其政治回應 | 湯晏甄 |
76. | 公民規範與政治參與間的催化劑:以性別、收入、政治信任與政治效能感作為調節變數 | 黃宗賢 |
77. | Competing Soft Power: Factors of Choosing Role Model in East Asia | 黃凱苹 |
78. | 全球化與攻勢現實主義:全球化程度對軍事投入的影響分析 | 楊光 |
79. | 抗衡與扈從之外:中國大陸因素對中東歐國家安全策略選擇影響 | 楊三億 |
80. | 儒家文化與霸權抉擇:清初的案例研究1676-1735 | 楊仕樂 |
81. | 文化認同與崛起中國:歷史上中韓關係的實證檢驗 | 楊仕樂 |
82. | 小國的戰略價值與策略空間 | 萬曉 |
83. | 「各族平等」?分析中共縣級民族自治區域之幹部配置 | 廖士鋒 |
84. | 半總統制下國會議長角色的探討 — 太陽花社運前後的國會議長角色變化之比較分析 | 廖達琪
陳月卿 |
85. | 太陽花世代的民主理念與政治行為關係之研究–以政治大學為例 | 榮予恆 |
86. |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外交多角化與日本:以近日哈薩克外交為例 | 熊倉潤 |
87. | 中國大陸一帶一路戰略的經濟權力意涵:結構性權力的觀點 | 趙文志 |
88. | 不被承認的共和國-南奧塞提共和國模式與俄羅斯的選擇 | 趙竹成 |
89. | 中國政治學中的實用主義:一個課程改革芻議 | 劉正山 |
90. | 「國際貨幣權力理論」中的權力不對等互動結構─以美元與新台幣為例 | 劉昶佑 |
91. | VB、N-VA及比利時的法蘭德斯運動 | 劉華宗 |
92. | Uncle Sam in the Eyes of the Chinese Citizens – Evidence from the Asian Barometer Survey in China | 潘欣欣
傅澤民 吳文欽 黃旻華 |
93. | 國際法律規範下的國際難民問題:以聯合國『關切之人』為例 | 蔡育岱 |
94. | 南海仲裁判斷是一張廢紙嗎?一個財產權的分析觀點 | 蔡季廷 |
95. | 論中國崛起對於亞太秩序和台灣戰略的影響 | 蔡榮祥 |
96. | 印尼華裔參政之研究:以2017年雅加達首長選舉為例 | 鄧克禮 |
97. | 探討現今日本無政黨支持層的結構化與對政黨政治的影響 | 鄭子真 |
98. | 中國民營企業商業模式對地方政府經濟政策之影響 | 鄭家琪 |
99. | The Development and Responses of South Korea’s Eurasian Initiative: Realization vs. Illusion | 戴東清 |
100. | 成也經濟、敗也經濟:解釋中美競逐下亞太國家對中國的外交政策選擇 | 薛健吾 |
101. | 法國與我國總統人事權之比較研究 | 鍾國允 |
102. | Exploring the Inclusive Growth Model in Times of Anti-Globalization: The Case of Demark | 羅至美 |
103. | 「建制設計」對國家外貿行為之影響:以食品貿易為例 | 譚偉恩 |
104. | 南韓總統大選來臨如何影響候選人的北韓政策:2007年及2012年選舉的觀察 | 關弘昌
董思齊 |
105. | 當代民主國家憲政體制「異例」之探討–典型內閣制、總統制與半總統制之外的憲政制度設計 | 蘇子喬 |
106. | 漢朝時期外在衝突處理模式:前期與盛世的異同 | 蘇軍瑋 |
107. | 轉型與培力:新竹照門地區的社區總體營造 | 蘇軍瑋 |
*本名單依姓氏筆畫順序排列。
錄取者相關注意事項
為使研討會舉辦順利,敬請您先繳交註冊費,方取得於本會發表的正式資格。會員費與註冊費相關繳費標準、早鳥優惠與繳交方式及期限請詳見附件說明。
論文全文以不超過20,000字為原則,格式體例請依《政治學報》論文體例為準。全文截稿日期為106年9月25日(一),為使評論人有充裕時間閱讀論文,請務必於截稿日期前提交全文至年會專用信箱。
本次年會暨學術研討會已緊鑼密鼓籌備當中,相關資訊將陸續公佈,歡迎您至中國政治學會的官方網站掌握年會最新資訊。有任何問題歡迎來信至caps2017ipsas@gmail.com,我們將盡速協助您處理,謝謝。
中國政治學會2017年會暨學術研討會籌備處 敬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