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悼本會前理事長傅恆德敎授

敬悼本會前理事長傅恆德敎授

本會第二十六屆理事長傅恆德教授不幸於六月十日病逝。

傅理事長望重德崇,學界同欽。榮膺本會會員公舉,歷仼理事、監事、理事長,運籌會務,功勛昭著。今遽聞辭世,我國政治學界痛失楷模,全體理監事咸感悲傷。謹此向會員與學術界先進、同仁佈告,並表示沉痛悼念。

中國政治學會第二十八屆理事長吳玉山  敬啓

中華民國一〇六年六月十日

中國政治學會2017年會暨學術研討會錄取文章公告

2017年會暨

「危機中的自由主義國際秩序:對思想脈動、政權輪替、

區域整合、公共治理及族群政治的影響」學術研討會

錄取文章公告

編號 論文題目 作者
1.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authoritarian regime parties: The fiscal contribution of the CCP’s rank and file Daniel Koss
2. 作為規範性強權的歐盟和中國:「法律一體性」v.「關係」的比較分析 Emilian Kavalski
3. 中國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地緣安全分析 Scott N. Romaniuk

劉泰廷

4. 美印戰略夥伴關係發展:聯盟理論的觀點 方天賜
5. 美中近期在南海之競逐及未來發展─以博奕論角度分析 王似華
6. 日本地方自治體間機關共同設置之研究:以大阪府池田市、箕面市、豐能町、能勢町共同處理中心的跨域營運為例 王皓平
7. 民主治理的困境—伊拉克民主重建成效的民眾觀點 王順文
8. 赴陸交流臺生中國認同變遷:社會接觸、社會認同與理性選擇之影響 王嘉州
9. 農業補貼的政治經濟學意涵 王綺年
10. The Dark Art of Non-legitimation: Legitimacy Management and the UFWD under Xi Jinping 王韻
11. Securitizing Hong Kong: What does it mean when Beijing says “democracy” 丘偉國
12. 中國對非洲資源豐富國家的援助 平思寧
13. 詹森時期我國對美學術外交(1966-1969) 朱佑恩
14. 三一八學運的蝴蝶效應:一個雙層賽局的觀點 江軍
15. 當代帝國體系存亡之道:金融及諜報核心- 以批判性全球政治經濟學反思美國作為帝國統轄全球之研究 吳胤瓛
16. 土地改革與地主政治意向之變遷:以台中陳紹宗家族為例 吳若予
17.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水下文化遺產保護公約內國法化對國家立法與行政體制之挑戰 吳培福
18. 當代次國家跨境連結實踐的可能重塑 吳得源
19. Air Pollution and Regime Support in China: Evidence from the Wave 4 Asian Barometer Survey 吳親恩

鄧志松

周嘉辰

20. 宗教、孤軍、羅興亞-探討泰緬憲法中人權之適用 呂嘉穎
21. 民意與國家利益對德國(2015-2016)難民政策決策過程之影響 巫彰玫
22. 美國川普新政府外交思維與亞太政策初探 李大中
23. Whose Community? Chinese-Style Multilateralism in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李佩珊
24. 「新干涉主義」實踐的挑戰~從國際干涉國家違權事件觀察~ 李佳珊
25. 英國公投脫歐對全球創制複決投票系統之衝擊及影響 李昌麟
26. 印度與日本戰略合作對亞太區域的省思 李思嫺
27. 重返「和平」-我國衝突與和平研究的趨勢與未來 杜長青
28. 政治人物臉書經營初探 沈有忠
29. 理性與感性——論臺灣天然獨世代的民族認同與國家認同 沈暐婕
30. (De)Constructing Zheng He’s Legacy: Confirming ‘Western’ or ‘Chinese’ Fears and Fantasies? 谷巖杉
31. 政治系統式組織之意象探討-以「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為例說明 周德富
32. 比較文明研究與國際關係歷史社會學的結合:探索一種韋伯式的研究途徑 林炫向
33. 公民社團與民主:以參與式預算的運作為例 林祐聖
34. 派系重要嗎?探究中國一般性移轉支付的分配原則 林偉修
35. 軍改後的解放軍在外交決策上的角色 林穎佑
36. 政治分歧與政治極化:以「同性婚姻合法化」議題為分析焦點 林聰吉

蕭怡靖

37. 中國式影子銀行的政治經濟分析 邱冠倫
38. 開放資料時代下 我國國會監督機制之探究 金娜
39. 中國一帶一路政策以及日本因應策略之分析 洪銘德
40. 「一帶一路」與中共對外政策─從新現實主義分析 胡聲平
41. 中共強軍夢之虛與實-以2016年軍區改制為例 韋志宏
42. 台灣經社不平等議題的社會建構:以馬英九總統執政時期為例 倪世傑
43. Problems of the Thucydides’ Trap Thesis 唐欣偉
44. 影響馬來西亞/巫統對中國政策的因素:多元啟發論觀點 孫天美
45. 邁向歐亞經濟聯盟整合之路:經濟挑戰和地緣戰略面向 孫國祥
46. 中國「絲綢之路經濟帶」戰略對中亞五國的影響—地緣政治觀點 秦偉騰

盧信吉

47. 中西實用主義之異同及實用主義學術之進路 馬寅秋
48. 社群媒體上的工會政治: 以台灣鐵路勞工為對象 康世昊
49. 中國倡議「一帶一路」之分析 張子揚
50. 福島核災後台灣民眾核電態度—核能知識、信任、風險與利益認知之關聯性解析 張四明

李旭淳

51. 政黨體系與新興半總統制國家的共治運作 張峻豪
52. 網路恐怖主義的發展趨勢與因應對策:以網路社交媒體為例 張凱銘
53. 台灣與新加坡老人福利政策之比較:歷史制度主義的觀點 張華南

李玫憲

54. The China Debate and the Logic of U.S. Policy Choice 張廖年仲
55. 中共在香港統戰工作的理論與實踐:以1997年香港回歸前為例 張廖年仲

賴名倫

56. 民粹主義之外:由脫歐公投結果回溯英國政治菁英自90年代以降的歐洲懷疑主義 梁曉菁
57. 從反恐安全研究面向探討國軍關鍵基礎設施防護制度 許哲銘
58. 德國政治難民政策─應然與實然之人權議題研析 郭佩儒
59. 「歐亞經濟聯盟」在歐亞合作中的角色—兼論與「絲綢之路經濟帶」之競合 郭武平
60. 中國治理下的政策擴散-以LED節能照明工程為例 郭毓倫
61. 川習首會對美中台關係的影響 陳一新
62. 自由秩序的內與外:解讀J. S. Mill自由帝國主義的內在脈絡 陳立
63. Human Rights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pplying Text Analytics on the Chinese Human Rights Studies 陳至潔

許家豪

64. 從GATT到TPP:全球貿易的發展與挑戰 陳希宜
65. 國際社會的權力平衡失靈:戰國時代合縱連橫實踐對權力平衡理論的挑戰與啟發 陳欣之
66. 美國川普政府之東亞政策的變與不變:川普總統就任之前與之後的比較 陳亮智
67. 網路空間權力爭奪,中美網路戰略比較研究 陳奕璇
68. 被開啟的潘朵拉之盒:邊沁論權利的兩種樣貌 陳建綱
69. Economic Inequality and Psychological Benefits of Chinese Youth Nationalism 陳若蘭
70. 分歧中的合作:日韓軍事情報合作的國內因素 陳偉華

龔祥生

71. 日中交惡的認識論切片:近期日本中國評論家「嫌中本」的分析 傅心姵

張登及

72. 中共對台青年交流之政策創新及其效果 曾于蓁
73. 全球氣候治理中的中國崛起:過程與展望 曾倚萃
74. 中國與領土主權爭議:衝突升級的解釋 游智偉
75. 東亞民眾的民主課責赤字及其政治回應 湯晏甄
76. 公民規範與政治參與間的催化劑:以性別、收入、政治信任與政治效能感作為調節變數 黃宗賢
77. Competing Soft Power: Factors of Choosing Role Model in East Asia 黃凱苹
78. 全球化與攻勢現實主義:全球化程度對軍事投入的影響分析 楊光
79. 抗衡與扈從之外:中國大陸因素對中東歐國家安全策略選擇影響 楊三億
80. 儒家文化與霸權抉擇:清初的案例研究1676-1735 楊仕樂
81. 文化認同與崛起中國:歷史上中韓關係的實證檢驗 楊仕樂
82. 小國的戰略價值與策略空間 萬曉
83. 「各族平等」?分析中共縣級民族自治區域之幹部配置 廖士鋒
84. 半總統制下國會議長角色的探討 — 太陽花社運前後的國會議長角色變化之比較分析 廖達琪

陳月卿

85. 太陽花世代的民主理念與政治行為關係之研究–以政治大學為例 榮予恆
86.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外交多角化與日本:以近日哈薩克外交為例 熊倉潤
87. 中國大陸一帶一路戰略的經濟權力意涵:結構性權力的觀點 趙文志
88. 不被承認的共和國-南奧塞提共和國模式與俄羅斯的選擇 趙竹成
89. 中國政治學中的實用主義:一個課程改革芻議 劉正山
90. 「國際貨幣權力理論」中的權力不對等互動結構─以美元與新台幣為例 劉昶佑
91. VB、N-VA及比利時的法蘭德斯運動 劉華宗
92. Uncle Sam in the Eyes of the Chinese Citizens – Evidence from the Asian Barometer Survey in China 潘欣欣

傅澤民

吳文欽

黃旻華

93. 國際法律規範下的國際難民問題:以聯合國『關切之人』為例 蔡育岱
94. 南海仲裁判斷是一張廢紙嗎?一個財產權的分析觀點 蔡季廷
95. 論中國崛起對於亞太秩序和台灣戰略的影響 蔡榮祥
96. 印尼華裔參政之研究:以2017年雅加達首長選舉為例 鄧克禮
97. 探討現今日本無政黨支持層的結構化與對政黨政治的影響 鄭子真
98. 中國民營企業商業模式對地方政府經濟政策之影響 鄭家琪
99. The Development and Responses of South Korea’s Eurasian Initiative: Realization vs. Illusion 戴東清
100. 成也經濟、敗也經濟:解釋中美競逐下亞太國家對中國的外交政策選擇 薛健吾
101. 法國與我國總統人事權之比較研究 鍾國允
102. Exploring the Inclusive Growth Model in Times of Anti-Globalization: The Case of Demark 羅至美
103. 「建制設計」對國家外貿行為之影響:以食品貿易為例 譚偉恩
104. 南韓總統大選來臨如何影響候選人的北韓政策:2007年及2012年選舉的觀察 關弘昌

董思齊

105. 當代民主國家憲政體制「異例」之探討–典型內閣制、總統制與半總統制之外的憲政制度設計 蘇子喬
106. 漢朝時期外在衝突處理模式:前期與盛世的異同 蘇軍瑋
107. 轉型與培力:新竹照門地區的社區總體營造 蘇軍瑋

*本名單依姓氏筆畫順序排列。

 

錄取者相關注意事項

為使研討會舉辦順利,敬請您先繳交註冊費,方取得於本會發表的正式資格。會員費與註冊費相關繳費標準、早鳥優惠與繳交方式及期限請詳見附件說明。

論文全文以不超過20,000字為原則,格式體例請依《政治學報》論文體例為準。全文截稿日期為106年9月25日(一),為使評論人有充裕時間閱讀論文,請務必於截稿日期前提交全文至年會專用信箱。

本次年會暨學術研討會已緊鑼密鼓籌備當中,相關資訊將陸續公佈,歡迎您至中國政治學會的官方網站掌握年會最新資訊。有任何問題歡迎來信至caps2017ipsas@gmail.com,我們將盡速協助您處理,謝謝。

中國政治學會2017年會暨學術研討會籌備處  敬啟

中國政治學會2017年會暨學術研討會徵稿公告

中國政治學會2017年會暨危機中的自由主義國際秩序:對思想脈動、政權輪替、區域整合、公共治理及族群政治的影響」學術研討會

徵稿公告

 

壹、大會主題與說明
2017年最引人注目,對各國政經發展影響也最大的事件莫過於美國新任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就職。從2016年英國脫歐公投開始,冷戰結束後一度被認為已經「終結歷史」的自由主義國際秩序面臨一系列嚴峻的挑戰。如果說尚未成定局的伊斯蘭文明裡的極端主義潮流,以及國際體系因中國大陸崛起帶來的效應,都只是自由主義國際秩序面臨的「外部」衝擊,那麼英國脫歐與川普當選,則是這個秩序在冷戰後面對最大的「內部」挑戰。體系轉變與文明衝突等外部衝擊從本世紀初起發展至今,特徵明顯也行之有年。但以「反全球化」、「反建制」為焦點的內部挑戰,卻從未像最近一年這般聲勢浩大。這不僅出乎人們的意料之外,內外兩方面衝擊將共同造成什麼影響,各界也還是眾說紛紜。

與此同時,2017年適逢我國第三次政黨輪替後,新政府執政的第一年。第三次政黨輪替是世界民主化浪潮的一個新的里程碑。但面臨前述挑戰的衝擊之大,也前所未有。台灣處於自由主義國際秩序的邊緣,一方面承受對岸中國崛起的外部挑戰,一方面也難免於因為分配議題及民粹主義所帶來的內部挑戰。這些國內外政經情勢的新變化,在思想脈動、政權輪替、區域整合、公共治理與族群政治等所有重大面向,不僅都具有時效上的迫切性,也攸關國家生存與發展,亟需我國政治學界共同探討深思,綢繆因應之道。

本次年會特以「危機中的自由主義國際秩序:對思想脈動、政權輪替、區域整合、公共治理及族群政治的影響」為主題,在中央研究院政治學研究所召開,由中國政治學會與中研院政治所共同主辦,目的正在於匯集學會會員與政治學各學門的菁英與專家,在關鍵時刻迎難而上,不僅為我國政治學界寬宏深厚而又與時俱進的傳統再次留下典範,也為國家發展提供最全面、最懇切的建言。以下並提供會議子題,歡迎各界踴躍來稿,共襄盛舉。

1.      政治思想與當代政治思潮轉變議題

2.     國際政經情勢與全球化議題

3.     族群政治與民粹主義議題

4.     區域發展、整合與危機議題

5.     兩岸關係議題

6.     公共治理與制度規範議題

7.     東亞、東南亞與南亞研究議題

8.     中國大陸研究議題

9.     較政治與區域研究議題

10.   其他建議議題

 

貳、會議地點與時程規劃
一、會議地點: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館

二、會議時間:106年10月13日(五)至10月14日(六)

三、時程規劃:

1.      論文摘要截稿:106年5月22日(一)

2.      摘要審查公告:106年6月5日(一)

3.      註冊費繳交期限:106年9月15日(五)

4.      全文截稿期限:106年9月25日(一)

 

參、投稿須知
一、請有意發表論文者於106年5月22日(一)前填具「作者基本資料暨論文摘要」表格,並以電郵寄至年會專用信箱caps2017ipsas@gmail.com,信件主旨請列明「中政會2017年年會論文摘要投稿(投稿人姓名)」。摘要審查結果將於106年6月5日(一)於學會官網公告,並以個別信件通知作者。

二、論文全文以不超過20,000字為原則,格式體例請依《政治學報》論文體例為準。全文截稿日期為106年9月25日(一),為使評論人有充裕時間閱讀論文,請務必於截稿日期前提交全文至年會專用信箱。

 

肆、會員費與註冊費繳交事宜
一、 會員費標準:教師會員費一年1,000元整、學生會員一年500元整,一次繳交兩年者,教師會員會費為1,800元整、學生會員為900元整。有效會員除享有參與年會暨學術研討會之註冊費折扣外,另將贈閱一年兩期之《政治學報》,學會竭誠歡迎各位學術先進的加入。

二、 為使研討會能永續經營,獲邀發表論文者,請先繳交註冊費,方能取得登錄於會議議程與會議手冊中之資格,未於9月15日前繳清註冊費者,將喪失於本次年會發表論文資格。註冊身分與方式分為以下四種:

單位:新台幣

身分

6月5日至8月18日註冊費繳費標準

8月19日至9月15日註冊費繳費標準

教師會員 300元 400元
學生會員 150元 200元
非會員教師 600元 800元
非會員學生 300元 400元

三、註冊費繳交以「篇」為單位,若文章為多人合著,則一人繳交即可。非教師或學生身份者,註冊費比照「學生」費用。

四、2017年會員費與註冊費,請直接匯入中國政治學會帳戶

行名:台北富邦銀行 木柵分行;戶名:中國政治學會;帳號:320102749906(分行通匯代碼 0123202)

請在匯款收據或證明上,註明繳交項目、聯絡電話及署名後,拍照或掃描成電子檔並寄至caps2017ipsas@gmail.com。匯款收據註記範例::「李大明, TEL:0910-123456;繳交一年教師會費 1,000 元與註冊費 300 元」 。

五、 為響應環保,本會將於確認收到繳費款項後,回信確認收訖並附上收據證明PDF檔,不特別製發紙本收據。若有報帳需求者,本會收據電子檔已與科技部會計單位確認過,可直接彩印後用於報帳,惟若因學校會計單位需要紙本收據原件者,請再洽詢學會秘書處協助處理。

 

伍、聯絡資訊
欲詢問研討會相關事務,請聯繫中國政治學會秘書處助理潘崇易、鄭榮欣
電話:02-81705125 (分機6748、6750)
Mail:caps2017ipsas@gmail.com
地址:11529 台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二段128號 中研院政治所

 

陸、相關檔案

一、徵稿公告

二、作者基本資料暨論文摘要表

中國政治學會2016年年會暨國際學術研討會議程公告

本會第28屆第3次理監事會議審議通過IPSA學術自由聲明中文譯本並公告

國際政治學會學術自由聲明(原文/中文譯文/本會函覆支持信)

 

國際政治學會(IPSA)2016年會暨理事會假波蘭波茲南市舉行,順利改選產生第24屆理事長與執委會

中國政治學會2016年年會暨國際學術研討會錄取文章公告

 

2016 年 會 暨 新 政 局 下 的 內 外 挑 戰 與 政 經 治 理:

區 域 發 展、分 配 正 義、族 群 政 治 國 際 學 術 研 討 會


文 章 錄 取 名 單

編 號 論 文 題 目 作 者
1. 從決策組合的不一致性探討海峽論壇 (straits forum)治理關係 尹台生
2. 印度的南海政策變遷:促成因素與影響 方天賜
3. 多層次治理的困境:以伊拉克干預後的重建為例 王順文
4. 民主治理、創新與發展型國家理論: 南韓個案的重構 王輝煌、吳佳奇
5. 「光復鄉為何始終沒被『光復』」:原漢選舉競爭初探 包正豪、周應龍
6. 中共國家安全下「威懾戰略」之研究-以發展火箭軍為例 白鈞賀
7. 超越發展國家模式:以鴻海(Foxconn)-夏普(Sharp)案(20120327-20140402)為觀察焦點 江軍
8. 資源模糊論與貪污:定義及其內涵之內容分析 余一鳴
9. 社會經濟地位對於非常態性政治參與之影響 吳俊德、張一彬
10. 社會抗爭的政治影響?-從土地開發、鄰避、環境污染的抗爭探討 吳親恩、黃柔翡
11. 賄選消失了嗎?─以2002~2014台灣地方議員選舉為例 吳親恩、鄭子長、林衍均
12. 從草根NGO的雙重屬性看中國國家與社會關係──以G市之同志NGO為例 巫迪
13. 中產階級與民主化:當代中國大陸案例的分析 林孟穎
14. 漢武帝朝的丞相制度變革-均勢途徑觀點的試探 林奕蒼
15. 經濟發展vs. 政權穩定:人民幣國際化對地方政府政權的影響 林偉修
16. 中國對外經濟援助是否影響中國企業的海外投資行為 邱奕宏
17. 邊緣的慈悲——“永續發展”視角下天主教團體“社會正義”活動個案研究 姚祺
18. 社區營造財務資源分配行為探討—以嘉義縣長陳明文第二屆任期為例 柯昀伶、王宏文
19. 「東亞火藥庫」的浮現 ? 中菲南海衝突之探究 洪瑞閔
20. 總統制與內閣制的選舉循環分析 洪綾君
21. 亞洲國家之政治預算循環實證研究 洪綾君、謝雨豆
22. 個人權利優先的再省思:一個馬克思主義的觀點 孫善豪、李  煒
23. 臺中市彩虹藝術公園公民參與之研究 袁鶴齡、張書華
24. 從臺南市登革熱處置作為探討地方政府的危機管理 袁鶴齡、黃怡靜
25. 分配正義:台灣社會對公平薪資收入的認知與世代上的差異 張一彬
26. 以東亞歷史為基礎的結構現實主義再分析 張峻維、唐欣偉
27. 兩強擠壓下的明智戰略:蒙古「第三鄰國」政策初探 張登及、恩和烏英嘎
28. 危機處理、意識型態與國軍形象:以洪仲丘、勞乃成事件為例的問卷調查研究 張嘉珉、楊仕樂
29. 英國脫歐公投與歐峰會的危機處理 梁崇民
30. 俄中在中亞地區之競逐─以歐亞經濟聯盟和一帶一路為例 連弘宜
31. 民族自決下之權力競逐-一個政府中心型現實主義的視角 郭映庭
32. US-China Co-Management on Some Specific Taiwan Issues 陳一新
33. 從區域治理到區域韌性的建構:以美國區域防災機制為例 陳立剛
34. 結盟的偏惡:春秋戰國時期華夏國家對外部權力成長路徑的實踐與經驗反省 陳欣之
35. 美國重返亞洲下的重返越南:2016年美越軍事交流合作的回顧與展望 陳亮智
36. 全球體系、區域次體系與極數國定理:東亞與歐洲案例試析 陳冠安、張登及
37. 轉型正義、審議式民主與公共空間:中正紀念堂與六張犁墓區 陳冠吾
38. 中國國家形象之建構:以胡錦濤時期為例 陳郁芬
39. 政治資源抑或政治動員:中國大陸投票參與城鄉差異之研究 陳陸輝、楊貴
40. 形塑離散族群認同的「族類連結」:以東南亞華人為例 陳雅翔
41. 半總統體制下的我國副總統之轉變 陳熙忞
42. 政府契約管理的理論與實際:以驗收議題為焦點 曾冠球
43. 遵循國際規範的誘因與挑戰:以台灣推動境外在處理用過核燃料過程為例的觀察 曾雅真
44. 各種輿情蒐集方法之比較研究 曾憲立、洪永泰、李仲彬、朱斌妤、謝翠娟、黃東益
45. 領導人、民族主義與軍事能力對中國外交政策的影響:東海、西沙及南海的案例比較 游智偉
46. 從《促轉條例》之立法,初探司法政治之制度變遷理論 華樹華
47. 政治知識的類型與政治參與 黃秀端
48. 台灣中部農業縣地方政府競爭力評量分析 黃國敏
49. 台灣民主化經驗之半總統制選擇對中共民主化後選擇半總統制之啟示 黃棟冠
50. 為什麼不抗衡?烏克蘭危機與歐洲中立國家的安全策略選擇 楊三億
51. 中國司法改革「試點」的邏輯與影響 楊孟杰
52. 從美國貿易推升法(Trade Promotion Act)解析行政與立法關係 楊泰順
53. 天下一家:探尋古代東亞國際關係的倫理脈絡 萬曉
54. 論國防科技視角下的中共現代化軍力建設 董慧明
55. 從日治中期到二二八事件——臺灣早期的民族認同論述 賈選凝
56. 浮現中的跨國社會運動?澳門社會運動中的擴散機制 廖志輝
57. 原民會主委的補助款?檢視補助款在原鄉地區分配的政治邏輯 廖彥傑
58. 公務員考生立志做大官還是做大事?:以政治技巧與公共服務動機為預測變數的觀點 廖洲棚、陳敦源
59. 探索臺灣民眾對中國大陸之印象態度─群際關係途徑的實證分析 蒙志成、王姵茹
60. 重新檢視臺灣民眾的兩岸交流態度-後物質主義價值觀的視角分析 蒙志成、黃怡綾
61. 民主陷阱:探索亞洲國家民眾政治信任的制度影響 蒙志成、楊琇雯
62. 美中台戰略三角中的動態轉變與平衡─以2008-2016台灣政黨輪替為例 劉昶佑
63. 柬埔寨威權體制的變遷軌跡:地緣政治觀點的分析 劉維宇
64. 傳統部落文化與現代社區機制的連結與整合 劉麗娟
65. 高齡化下我國人力運用政策對社會安全之影響 潘建華、朱祥中
66. 政治課責與績效審計-以台灣審計部為例 蔡馨芳
67. 從整體憲政規範論我國憲政體制之定位 衛昊廷、周育仁
68. 歐巴馬外交政策的成就和遺產 鄧中堅
69. 臺灣新住民適應在地生活之跨文化研究─從印尼新住民角度觀察 鄧克禮、鄧峻丞
70. 「非DAC援助國」的競逐之下的援助與政治制度的變遷 鄭冰顥
71. 探索台灣人/中國人認同之形成與變遷—2000-2016年 鄭夙芬、林珮婷
72. 中國國家資本主義之下國家冠軍私企與地方政府的結盟分析 鄭家琪
73. 貌合神離:由特首與建制派互動關係檢視中港矛盾的困境 賴名倫
74. 分析後鄧時期中國的國是外交 賴聖雅、薛健吾
75. 中國會不會民主化? 美國學術界之論爭 鍾賢玉
76. 公私夥伴關係與共同創造:臺灣客家政策實證研究 藍於琛
77. 公私協力下代理人問題之研析 – 以有機認驗證制度運作為例 藍景彥、洪美仁
78. 從發展中國家涉及之貿易爭端檢視WTO/DSM的妥當性:以拉美及加勒比海地區國家為例 譚偉恩
79. 南韓總統大選來臨如何影響候選人的北韓政策:1997年及2002年選舉的觀察 關弘昌、董思齊
80. 土耳其與台灣轉型為半總統體制及後續運作之初探-從兩國政體在一致政府及分立政府之政治發展經驗來探討 蘇惟揚
81. 自組panel:公共衛生與安全研究 老威脅與新思維:公衛治理的理論與實際 蔡育岱
82. 恐懼的操縱:公衛治理與非傳統安全的政治陰謀 楊仕樂
83. 從風險管理論印度與臺灣公衛治理之合作 李思嫺、方天賜
84. 公衛治理的政治經濟學 譚偉恩
85. 商業獲利vs.企業社會責任:國際藥廠在衛生夥伴關係的角色謅議 王偉鴻
86. 自組panel:政治學方法論:厚資料論壇 政治學中建立厚資料傳統的契機與挑戰 何宗武
87. 政治學質化方法和比較方法 蔡榮祥
88. 政治學中建立厚資料傳統的契機與挑戰 劉正山
89. 論述分析 2.0:厚數據概念在政治研究的應用 陳至潔
90. 厚資料與大數據的競合:社會正義的實證分析 陳若蘭

 


錄取者相關注意事項

為使研討會能永續經營,敬請錄取者先繳交註冊費,方取得於本會發表的正式資格。9月15日(四)以前繳納者,適用註冊費的早鳥優惠價格;9月16日(五)至10月15日(六)則依原價收費;未能於10月15日(六)前繳交註冊費者,將自動喪失於本年會發表論文的資格。註冊費與繳交方式請詳見下方說明。

全文繳交期限為10月21日(五),請依照《政治學報》的格式體例寫作。《政治學報》格式體例可至本會網站《政治學報》專區或以下連結下載(http://goo.gl/3HjXzO)。

本年會暨國際學術研討會已緊鑼密鼓籌備當中,相關資訊將陸續公佈,歡迎您至中國政治學會的官方網站(http://www.capstaipei.org.tw)掌握年會最新資訊。

有任何年會稿務問題歡迎來信至caps2016ndhu@gmail.com;加入學會與會務聯絡則歡迎來信至 capstaipei28@gmail.com,我們將竭誠為您服務。


註冊費與會費繳交資訊

  • 為使研討會能永續經營,獲邀發表論文者,請先繳交註冊費,方能取得登錄於會議議程與會議手冊當中之資格。註冊身份與方式分為四種:

 

身份/費用 9/15前註冊費標準 9/16-10/15註冊費標準
中政會教師會員 300 元 400 元
中政會學生會員 150 元 200 元
非中政會會員之教師 600 元 800 元
非中政會會員之學生 300 元 400 元

 

  • 註冊費繳交以「篇」為單位,若文章為多人合著,則一人繳交即可。非教師或學生身份者,註冊費比照「學生」費用。
  • 會費標準:教師會員會費一年 1,000 元整、學生會員一年 500 元整,一次繳交兩年者,教師會員會費為 1,800 元整、學生會員為 900 元整。2016年會費與註冊費,請直接匯入中國政治學會「台北富邦銀行木柵分行」帳戶。帳號:320102749906 (分行通匯代碼0123202);戶名:中國政治學會。
  • 請在匯款收據或證明上,註明繳交項目、聯絡電話及署名後,掃描成電子檔並寄至capstaipei28@gmail.com。匯款收據註記範例:「李大明,TEL:0932XXXXXX;繳交一年教師會費1,000元與註冊費300元」。本會將統一於年會當日發給相關中政會繳費收據證明。如需洽詢,請逕洽中國政治學會秘書處(capstaipei28@gmail.com)
  • 未於10月15日前繳清註冊費者,將自動喪失於本年會發表論文資格。

 

 

中國政治學會2016年會暨國際學術研討會籌備處 敬啟

2016年7月11日

中國政治學會2016年年會暨國際學術研討會徵稿公告

壹、大會主題與說明

「新政局下的內外挑戰與政經治理:區域發展、分配正義、族群政治」

2016 年適逢我國第三次政黨輪替,不僅是台灣民主化發展的歷史時刻,也是世 界民主化浪潮的一個新的里程碑。隨著我國民主進程的發展,國內外政經情勢也 發生了新的變化,為我國新政局提出了許多嶄新挑戰。

首先,台灣內部與亞太區域的發展、整合和競爭,構成了國內外複雜交織的競合 圖像。其中兩岸關係的詭譎多變、以及華府與北京在亞太地區的競合,使我國面 對的風險和機會同步升高,特別需要政治學界深入探討。其次,全球化帶來的分 配不均,催動著全球層次與各國國內層次批判的浪潮,以及追求分配正義的呼 聲,也形成了極端和排他的氣氛,特別需要政治學者的關注與比較。與此同時, 新興科技促使人們的政治與社會認同快速變遷,也使擁抱在地的族群政治,成為 國際與國內政經轉型的重要動因,政治學者更應正視其作用與影響。這些契機與 挑戰,經常透過公民社會的強烈發聲,要求制度與規範的回應,以維持民主治理 的品質。除了對於台灣本身的關注之外,兩岸的糾結互動,使得我們必須高度關 注中國大陸的政經發展,而學術與實務的需求,也催促著台灣的政治學者開拓並 探索比較政治的議題。

本次年會特以「新政局下的內外挑戰與政經治理:區域發展、分配正義、族群政 治」為主題,在匯集東岸風華、山清水秀的國立東華大學召開,由中國政治學會 與東華大學公共行政學系共同主辦。這是雙方面首次合作的創舉,我們相信「花 東視角」的加入,必能為我國政治學界的豐富多彩開創新典範。以下並提供會議 子題,歡迎各界踴躍來稿,共襄盛舉。

 

一、 兩岸關係議題

二、 國際政經議題

三、 分配政治議題

四、 族群認同議題

五、 公民社會議題

六、 制度規範議題

七、 民主治理議題

八、 中國大陸議題

九、 比較政治議題

十、 其他建議議題

 

貳、會議地點與時間

105 年年會訂於 11 月 25 日(五)至 26 日(六)假國立東華大學舉行。各場次 地點將另行公告。

 

參、審查程序與時程規劃

(一)摘要截稿:6 月 27 日。請投稿人填具所附之「基本資料暨論文摘要表」, 電郵寄至 caps2016ndhu@gmail.com 信箱,並於標題列中註明「中政會 2016 年會投稿論文摘要(投稿人姓名)」。

(二)審查公告:7 月 11 日。請見學會官網公告,並將個別通知作者。

(三)註冊費繳交時程︰9 月 15 日前適用優惠標準,9 月 16 日起至 10 月  15日止適用一般標準。未於 10 月 15 日前繳交註冊費者,將自動喪失於本 年會發表論文資格。註冊費與繳交方式詳見附表。

(四)全文截稿:10 月 21 日。

 

肆、註冊費與會費

(一)為使研討會能永續經營,獲邀發表論文者,請先繳交註冊費,方能取得 登錄於會議議程與會議手冊當中之資格。註冊身份與方式分為四種:

中政會費表格

(二) 註冊費繳交以「篇」為單位,若文章為多人合著,則一人繳交即可。非 教師或學生身份者,註冊費比照「學生」費用。

(三) 收費標準:教師會員會費一年  1,000  元整、學生會員一年  500 元整,一次繳交兩年者,教師會員會費為 1,800 元整、學生會員為 900 元 整。2016 年會費與註冊費,請直接匯入中國政治學會的「台北富邦銀 行木柵分行」帳戶:帳號 320102749906(分行通匯代碼 0123202);戶名:中國政治學會。

(四)請在匯款收據或證明上,註明繳交項目、聯絡電話及署名後,掃描成電 子檔並寄至 capstaipei28@gmail.com。匯款收據註記範例:「李大明, TEL:0932XXXXXX;繳交一年教師會費 1,000 元與註冊費 300 元」。 本會將統一於年會當日發給相關中政會繳費收據證明。如需洽詢,請逕 洽中國政治學會秘書處(capstaipei28@gmail.com)。

(五) 未於 10 月 15 日前繳清註冊費者,將自動喪失於本年會發表論文資格。

伍、聯絡方式

(一) 稿務聯絡歡迎來信至 caps2016ndhu@gmail.com 信箱。

(二) 加入學會與會務聯絡歡迎來信至  capstaipei28@gmail.com 信箱。

 

陸、文件下載:

中國政治學會2016年會徵稿公告

中國政治學會2016年會作者基本資料暨論文摘要

 

代公告 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系徵聘專任教師

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系徵聘專任教師  公告

 

一、職別:助理教授(含)以上。

二、資格:需具博士學位或於應徵時間截止前已完成博士學位所有要求取得畢業學校權責單位開具臨時學位證明文件者。

三、專長:國際關係(外交決策、西方/非西方國關理論、兩岸關係或其他區域性國關議題、談判與衝突等尤佳)。

四、名額:1至2名。

五、檢附資料:

(一)中文學經歷簡介一份。

  1. 含基本資料、學經歷簡介、學術專長、歷年著作目錄等。

        2. 明列曾修習與應徵領域相關之課程、或曾發表之論著。

        3. 明列可或曾開授與應徵領域相關之課程名稱及課程大綱概述。

(二)身分證明文件影本一份。

(三)博士學位證明文件影本一份或畢業學校權責單位開具臨時學位證明文件一份。

(四)曾任教職者須附曾任教職之證明文件影本一份。

(五)歷年成績單:

  1. 申請專任助理教授者,須檢附大學以上(含大學)修業成績單一份(正本、影本均可,如獲聘任,屆時須繳交博士班歷年修業成績單正本)。

  2. 申請專任副教授或專任教授者,須檢附博士班歷年修業成績單正本。

(六)5年內代表作(請指明並僅限一種)及7年內參考著作,各一式三份。

(七)推薦函二份。(具副教授、教授證書者免附)

六、申請方式:備妥資料以掛號郵寄至:106臺北市羅斯福路4段1號臺大政治學系,並請於信封上註明「應徵教師-國關組」。

七、應徵時間:截止日為105年6月15日止(逾期或資料不全者,恕無法受理);預定用人時間: 106年2月。

八、聯絡方式:電話:(02)3366-8450  傳真:(02)2365-3433

聯絡人:鄧小姐  E-mail:dengyafan@ntu.edu.tw